当前位置:首页 > 保姆知识 > 正文

青岛住家保姆价格(青岛找保姆照顾老人24小时)

  • 保姆知识
  • 2022-05-27 14:14:48
  • 来源:https://www.swkj.net/
  • 作者:保姆公司

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正逐渐显现,针对失能老人的护理,成为困扰许多家庭的难题。与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不同,失能老人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人的陪护,但他们已经成家立业的子女,又很难做到每天24小时无间断的陪伴。

对于这类家庭来说,一个能进行专业护理的保姆可谓“刚需”。尽管照顾失能老人的保姆月收入达到五六千元,但想找一个长久、稳定的保姆却并不容易。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几乎每隔3—6个月,失能老人家庭就要面对保姆辞职带来的变化。失能老人保姆为何干不长?症结到底在哪?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干几个月就撂挑子、月薪六千还找不到满意的……给失能老人找保姆咋这么难?

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理发。

现状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市民王女士和她的家人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王女士的母亲今年已经85岁,因为一场突发的脑溢血卧病在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王女士和两个弟弟开启了轮流陪护模式,并且以5000元的月薪为母亲专门请了保姆,照料饮食起居。为了更好地照顾王女士的母亲,保姆在老人的房间支起了一张小床,方便随时随地照顾老人。

然而,三个月试用期刚过,保姆便提出辞职,这让王女士和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对于保姆的表现,王女士和家人还比较满意,为了能让保姆留下来安心照顾老人,王女士打算给保姆每个月再涨1000元工资,但保姆去意已决。

市民刘女士的经历则更令人唏嘘。刘女士的老伴因突发脑溢血住院,病情稳定后,她将老伴接回了家,并且将在医院照顾老伴的护工一起请回了家,护工的工资为300元/天,刘女士每个月请看护的支出就将近万元。三个月下来,刘女士无力承担这样高昂的护理费,于是将看护辞退,将老伴送进了专业的养老院。

紧俏

保姆月薪6000元还挑雇主

在青岛家政服务市场上,保姆通常分为育婴师、照顾生活可以自理老人、照顾失能老人三类。育婴师最为抢手,工作相对轻松同时收入也能达到五六千。愿意选择照顾失能老人的保姆却相对较少,这类保姆通常年龄在55岁左右,虽然月收入也能达到五六千,但护理失能老人不但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挑战。因此,愿意选择照顾失能老人的保姆数量有限。

青岛暖家家政负责人李晓英告诉记者,在青岛保姆市场上,通常都是雇主挑选保姆,唯独在照顾失能老人领域,却是保姆挑选雇主,保姆无法适应雇主家就会选择辞职。

李晓英介绍,护理失能老人的保姆在签约时通常会对相关职责进行明确,即保姆仅负责失能老人的饮食起居,每个月可以休息2天。

难点

保姆体能心理都要过关

为何保姆在失能老人家中干不长?青岛一家家政公司负责人刘女士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首先,护理失能老人是对体力的考验,失能老人丧失了完全生活能力,吃喝拉撒都需要在帮助下才能进行,尤其是要帮助老人大小便,一旦出现尿床等问题还要清洗被褥。另外,失能老人由于每天躺在床上,作息也十分不规律,尤其在深夜会发出喊叫等声音,这时候保姆就要对老人进行情绪安抚,不规律的作息也会让保姆感到十分疲劳。最后,如何与老人相处也是对保姆的考验,部分失能老人不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由于小脑萎缩会出现神志不清的现象,保姆辛苦的付出可能并不被理解,这也是部分保姆选择放弃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保姆还要与失能老人的家人相处,他们通常会对保姆的工作给出一些建议,但如果这种提建议的尺度没有把握好,会被保姆认为是对工作不满意。

干几个月就撂挑子、月薪六千还找不到满意的……给失能老人找保姆咋这么难?

老人正在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

应对1

家政公司加强保姆心理建设

目前,青岛各大家政公司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有限公司家政部部长池玉琳告诉记者,失能老人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公司在上岗前都会对家政人员进行培训,例如,针对失能老人的护理会有专业的培训,家政人员上岗后会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相关护理。在培训过程中,还会注重对家政人员的心理建设,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让保姆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预期。通过这种岗前培训的方式让保姆以更加职业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池玉琳表示,专业的岗前培训有利于提升家政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以及对岗位的责任感,因为有了提前的预判,她们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会有心理准备,处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公司旗下一些家政人员已经与雇主家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些家政人员甚至已经被当成了雇主家庭的一员,在这样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失能老人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照顾,更能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应对2

养老院“医养结合”破难题

称心如意的保姆难招,部分家庭将目光投向了养老院。记者调查发现,青岛已经出现了专门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院。通过“医养结合”的形式,引入专业的医疗服务,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破解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难题。

青岛圣德嘉朗颐养中心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模式。位于如东路的青岛圣德嘉朗颐养中心护理院,专门收治失能失智老人,护工们在各房间忙碌着,不时能看见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们给病床上的老人检查身体,4层大厅摆放着一台电视,可以下地行走的老人聚集在这里休闲活动。

圣德嘉朗护理院院长刘隽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机制。将医院的运营模式引入养老院,按照老人的身体状况将老人分在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有医生、护士以及护工。医生和护士会对老人的健康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方案,再由护工具体执行。

在每位老人的床头,都贴着一张老人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喝水、泡脚、活动、吃药的时间都进行了详细安排。另外,这份方案上还详细标注了老人的性格特点,提醒护工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的要点。

在青岛圣德嘉朗护理院,护工更加职业化。孙莉和另一位同事共同负责两个病房共6位老人的护理,两人错开时间上班。每天早上8时上班后,孙莉按照工作流程上的安排,为老人进行护理。孙莉介绍,护理过程中会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让每位老人获得最专业的护理。

这种“医养结合”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问题,但刘隽同时向记者坦诚,养老院也存在着护工难招的问题,尽管不断有护工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加入,但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刚开始仍然很难胜任实际的护理工作。

青岛“长护险”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青岛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多年来,青岛市累计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资金28亿元,惠及6万多名重度失能失智参保人及其家庭;通过政策引导撬动市场资源,培育了850多家护理服务机构,逐步搭建起以民营机构为主的照护服务平台。

2021年4月1日,新的《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正式实施,作为青岛市3.0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新政通过优化筹资渠道,使全市职工护理保险筹资规模达到每年11亿元,居民护理保险达到1.45亿元,同时扩大了调剂金规模,为制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青岛市创新实施旨在延缓失能失智的预防工作,积极探索延缓失能失智保障机制,建立了“延缓失能失智保障金”,将预防干预延伸至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2020年,建立了11个“认知症友好社区”,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提升了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的自理能力,营造了及早发现及早干预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次政策调整,青岛市较大幅度提高了“延缓失能失智保障金”每年的划取比例,每年可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力争尽快实现对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的全覆盖。(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李沛)

展开全文阅读